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這件裙子到底是甚麼顏色呢?

因為FB發文圖和文字是分開的,所以在部落格也寫了一篇

這幾天在Tumblr爆發的裙子爭議
在這裡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覺得這件裙子是甚麼顏色的呢?

在我的眼裡看來,這件衣服是篇咖啡色的金色和淺藍色的,不過似乎衣服是逆光拍攝,所以我會斷定這件衣服是金+白色
而在Tumblr的留言中,卻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
一種是說這件衣服是「金+白」,另一種是「藍+黑」
不知道各位看出來是甚麼顏色的?

這個問題的出現,讓這張照片一下子被瘋狂轉貼

有人就寫出了下面這篇文章,來解釋為甚麼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組合
http://nyctophiliaccarly.tumblr.com/post/112174302953/gnarly-trinititties-snacksandharts-swiked
內容的大綱就是
我們的人眼裡有錐狀細胞(cones)和桿狀細胞(rods),錐狀細胞是分辨顏色,桿狀細胞是分辨光暗。錐狀細胞需要足夠的光線才有用。覺得衣服是白色而不是藍色的人可能是因為錐狀細胞對光的敏感度比較不夠所以看不到藍色而是看到白色。桿狀細胞有分為小、中、大,分別對藍、綠、紅較敏感。

當你看到衣服是金色(而不是黑色),這個現象叫做additive mixing:加越多顏色會越接近白色(意思就是金色的產生是紅綠黃三個顏色組合起來的結果)(*色光三原色加起來後會是白色的現象就是additive mixing,而色彩三原色加起來會變成黑色稱作為Subtractive mixing)

-藍跟黑:錐狀細胞比較敏感,Subtractive mixing
-白跟金: 昏暗中視力比較弱,additive mixing

補充:有時把螢幕的燈光調亮,原本看起來是白+金的衣服就可以看成是藍加黑
如下圖(在我眼裡看起來,brighter是白+金,darker的那張是深咖啡色+藍色,original則是咖啡金+白)


補中2:有時看到是藍跟黑,有時白跟金表示眼睛正常,平均值。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很好奇這件衣服的實際顏色到底是什麼顏色
答案就是

藍+黑!!!(有圖有真相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探討不同掠食壓力對逃離行為造成之差異 最終版本

文:張雅惠、王珮儒、徐顗雯


【研究背景與動機簡述】
生物的避敵行為(antipredator behavior)是指生物面對掠食者時所作出的不同反應,如:靜止、躲藏等,而其中最常見的是逃離行為。關於逃離行為,escape theory認為動物會衡量逃跑所耗費的能量及威脅程度決定逃跑的時機與速度(Cooper, 2009);而Greene(1998)則認為同物種不同個體的避敵行為會受到性別、體型、年齡、社會地位及居住地點影響。本組觀察到斯文豪氏攀蜥有不同的逃離行為,而引起了研究興趣,隨後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找到了兩篇論文,第一篇所講述的是生活在島嶼的海鬣蜥因掠食壓力較低,所以其逃離行為與陸生鬣蜥相比較不靈敏(Berger et al., 2006);另一篇則是講述被人為引進至島嶼的spiny-tailed Iguanas,其因捕食壓力降低,導致其逃跑的速度及距離都較低,逃跑起始距離則上升(Blázquez, 2006)。上述兩篇文章讓本組想探討台灣本島與離島的斯文豪氏攀蜥會不會因地理隔離而在逃離行為產生差異?若有,為什麼會造成差異?若沒有,又會是什麼原因而使其無差異?
【原本架構】

本組認為應先檢測現象(台灣本島與離島的斯文豪氏攀蜥逃離行為)是否存在,測試現象的方式為測量攀蜥的逃跑起始距離(FID)。若現象確實存在,則表示符合escape theory,而影響兩地攀蜥逃離行為的差異則可能有掠食壓力、地景(泛指生存環境的非生物因子)及天生,與掠食壓力有關則符合relaxed selectionrelaxed selection是指天擇壓力較低的情形下,生物會失去某些行為或特徵(Lahti, 2009);若現象不存在,則先比較兩地掠食壓力差異,若掠食壓力較低則可能符合multipredator hypothesis,此假說是指在天擇壓力較低的情形下,生物的避敵行為沒有因此而消失,而這可能是因為影響避敵行為的基因相連,且同種生物避敵行為上具有共通性(Blumstein, 2005)。思考流程及考慮因素如下:
【修正架構】
然而上述所考量的因素卻不夠多,且圖表架構亦不夠完整,因此本組討論後,重新製作出一張預計實驗流程圖,如下所示:


首先仍需檢測現象,但不論現象是否存在都要量化本島與離島的掠食壓力。若現象存在,且離島掠食壓力低於本島,則符合relaxed selection;若現象存在但離島掠食壓力大於或等於本島,則繼續檢測地景;若實驗結果顯示與地景無關,則檢測本島與離島攀蜥族群是否天生就具有差異。若現象不存在,且離島掠食壓力低於本島則可能符合multipredator hypothesis;若現象不存在而離島掠食壓力大於或等於本島,則又重回比較現象(FID數值)差異,FID值:離島>本島,則符合relaxed selectionFID值:離島=本島,則表示本島與離島的攀蜥在逃離行為沒有過多差異。此外,由於造成行為差異的因素可能有很多種,所以即使檢測到一種相關因素後,仍要繼續做完所有相關因子之檢測。
【結論】
原先製作的架構主要是表示在確認現象是否存在後,本組認為可能造成現象的因素,雖然能表示出一個現象的存在與否會與許多因素相關,但缺點是整個架構不夠清晰,且設想的可能性不足;本組經過修改後,把整個架構改成實驗策略的流程,與前者相比較完整,也把相關的可能性都納入,但卻無法表示出現象的產生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另外,在我們修改的實驗流程圖中,將影響因子(略食壓力、地景、天生)作次序性的檢測;然而,哪一個因子與逃跑行為最為相關並且可作為最優先考量的因素其實我們並不了解,因此關於實驗的次序可能會變更再重複實驗,以確認各因子的比重。

參考資料:
Berger, S., Wikelski, M., Kalko, E. K. V., Rödl, T.2006. The influence of life history stages on flight initiation distance in naïve Galápagos marine iguanas. Abteilung Experimentelle Ökologie der Tiere Universität Ulm.
Blázquez, M. C., Rodríguez-Estrella, R., Miguel, D.1997. Ethology 103(12):990-998
Lima, S. L. 1998. Stress and decision making under the risk of pred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from behavioral, reproductive, and ecological prespectives. Adv. Study. Behav. 27: 215-290.
Greene, H. W. 1988. Antipredator mechanisms in reptiles. In: C. Gans & R. B. Huey (Eds.). Biology of the Reptilia: 1-152. Alan R. Liss, New York.
Cooper, W., Hawlena, D., Pérez-Mellado, V. 2009. Effects of predation risk factors on escape behavior by Balearic lizards (Podarcis lilfordi) in relation to optimal escape theory. Amphibia-Reptilia 30(1): 99 – 110. Wiesbaden : Akademi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Blumstein, D. T. 2005. The multipredator hypothesis and the evolutionary persistence of antipredator behavior. Ethology, 112: 209-217.
Lahti, C. D., Johnson, A. N., Ajie, B. C., Otto, S. P., Hendry, Andrew, P. H., Blumstein, D. T., Coss, R. G. , Donohue, K., Foster, S. A. 2009. Relaxed selection in the wild.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4) 9: 467-522.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研究中材料方法的使用

Effects of predation risk factors on escape behavior by Balearic lizards (Podarcis lilfordi) in relation to optimal escape theory這篇論文主要是在談論Balearic lizard的逃離行為。所使用的實驗方法是以人來模擬掠食者,等速度接近目標後,紀錄目標開始逃跑時與人之間的距離(FID,flight initiation distance)。多數研究逃離行為的文獻都是以此法來進行,用此種方法的優點是:實驗數據取得快速且方便。以人去接近蜥蜴,接近的方式與速度就可以維持在一定的範圍。但缺點是蜥蜴可能會因為接近的是人而不是掠食者,所展現的避敵行為與真實情況不同。
但此篇研究中也提到,2008Cooper, W. 研究Sceloporus virgatusS. jarrovii這兩種蜥蜴的避敵行為時,曾經用蛇(Masticophis taeniatus)和老鷹(Accipiter cooperii)的模型來測試,發現蜥蜴對其做出的反應與人接近時相似。顯示以人模擬掠食者的方式實驗是可行的。且使用模型雖然能夠更接近真實的情況,但模型的移動會受到地形等因素限制。
在此研究中,實驗者先事前練習好走路的速度。然後找到一個地點,用目視的方式尋找目標,找到後移動到一段距離外,讓蜥蜴可以毫無阻礙的看到研究人員。然後研究人員再以等速度接近掠食者,紀錄其FID
此研究有個實驗是測試研究人員的移動速度與移動方式是否會影響蜥蜴的逃離,因此研究人員在這個實驗時會分別以慢 (51.0 ± 1.4 m/min)、中等(80.8 ± 0.8 m/min)、快(115.8 ± 3.5 m/min)三種速度接近蜥蜴,而三種速度取樣的蜥蜴都是不同的。
雖然說起始的距離對蜥蜴的FID也會有影響,作者做過測試,此因素在此種蜥蜴上影響不大,只有在接近速度的實驗上會有差異。因此在那個實驗上,會確保起始距離一定大於1.5公尺。

挑選實驗個體的方法是1種實驗只在1個區域挑選1個個體進行,直到下個實驗才回到同一區,以此確保在同一個實驗所使用的都是不同的個體,且其他的個體不會因為看到實驗過程而影響了數據的準確度。但無法確保不同實驗所選用的個體是否有重複。
此外,此研究還有量測實驗時的氣溫與風速,發現天氣也會影響到FID,因此在實驗時,也要將天氣這項變因考慮進去。

參考資料
Cooper, W., Hawlena, D., Pérez-Mellado, V. 2009. Effects of predation risk factors on escape behavior by Balearic lizards (Podarcis lilfordi) in relation to optimal escape theory. Amphibia-Reptilia 30(1): 99 – 110. Wiesbaden : Akademi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Cooper, W. 2008.Visual monitoring of predators: occurrence, cost and benefit for escape. Animal Behaviour 76(4):1365–1372.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斯文豪氏攀蜥的逃離行為

有關前一篇想要研究的主題,我們卡在無法得知蛇類身上的氣味從何而來,使用了snake、 order、scent、smell、olfactory與smell等關鍵字下去查詢,找到的資料只有泄殖腔旁的性腺cloacal scent gland會發出氣味,但另外有找到一篇資料是關於松鼠會去咀嚼蛇蛻來躲避敵人的論文。因此我們確定除了cloacal scent gland外,蛇身上應該還有地方會發出氣味。但是找不到佐證論文,所以後來我們組決定換個題目。

大綱:
逃離行為的簡介及想研究斯文豪氏攀蜥的逃離行為是否會符合逃跑理論(escape theory)。

介紹:
動物演化出不同的避敵行為(antipredatory behavior)來保護自己,降低自己被捕食的風險。但避敵行為是耗能的,所以動物會在覓食、繁殖或是求偶行為等之間取得平衡,避免造成太大的能量流失(Lima, 1998)。典型的避敵行為有減少活動、靜止不動及藏匿在庇護所等(Apfelbach等,2005),而最常見的避敵行為是逃離。逃跑理論指出,動物會衡量被捕食風險和捕食逃離代價做出最佳的逃離行為。而同物種不同個體間避敵行為的差異性,會與性別、年齡、體型大小、社會地位與居住地點有關(Silke等,2006)。舉例來說,綠鬣蜥(green iguana)較年輕的個體與雌性個體的逃跑起始距離較長,顯示體型較小的個體對掠食者的威脅較敏感。

研究動機:
之前找到一篇論文,是在研究海鬣蜥(marine iguanas, Amblyrhynchus cristatus)的逃離行為。實驗人員以慢慢接近海鬣蜥的方式模擬掠食者的接近,來測試海鬣蜥對掠食者的反應行為。結果顯示海鬣蜥初次實驗的逃跑起始距離(flight innitiation distance, FID,是指獵物在掠食者逼近致引起逃跑的間距)與陸生的鬣蜥相對較短且速度慢,且數據顯示此距離對海鬣蜥來說不足以避開掠食者。推測是因為海鬣蜥居住的島嶼上捕食壓力較小(在海鬣蜥生活的小島上只有加拉巴哥鷹偶爾會捕食海鬣蜥,此外沒有其他的掠食者),使海鬣蜥喪失了對新出現的掠食者反應的能力。
此外,此篇論文還指出海鬣蜥不同於一般陸地的鬣蜥,溫度、年齡及繁殖期對海鬣蜥的逃離行為沒有影響。唯一有差異的是對生殖中的母海鬣蜥做過實驗後,再次實驗時逃跑起始距離會明顯增加且反應的速度會加快許多。

看到這篇論文後,我們就想到台灣的斯文豪氏攀蜥,是否會因為地理隔離,而造成台灣本島與週邊離島的斯文豪氏攀蜥的逃離行為上的差異?
我們找尋了台灣是否有有關斯文豪氏攀蜥逃跑行為的研究資料,結果並沒有發現相關的文章。
因此我們認為還可以研究斯文豪氏攀蜥的逃離行為是否符合逃跑理論?

文獻回顧:
我們另外找到了兩篇類似研究,是在做Balearic lizards (Podarcis lilfordi)的逃跑行為。Dror等人在2009年的發表的研究指出,Balearic lizards逃跑行為與身體大小和斷尾的有無關係不大。違反逃跑理論所預測的──體型越大,所測得的逃跑起始距離會越短;斷尾的蜥蜴,逃跑起始距離會越長。但William等人在2009年的研究指出,此蜥蜴的逃跑行為還是有部分與逃跑理論相符:快速接近此種蜥蜴,逃跑起始距離會較長。且發現在無風,氣溫適中的環境下,蜥蜴的逃跑起始距離會較長。顯示實驗的天氣對此研究會有所影響。

設計實驗走向:
我們認為應該去查詢為甚麼大家都用人去接近蜥蜴的方式來做此種研究的優缺點,並設計類似的實驗在研究斯文豪氏攀蜥的逃離行為。
對此,需要知道這種方式的研究是怎麼進行的,研究人員是如何接近蜥蜴才能讓實驗的結果較客觀,不受到人移動速度等變因影響?且得到數據後如何分析?

參考資料:
Apfelbach, R.,Blanchard, C. D., Blanchard, R. J., Hayes, R. A., McGregor, I. S.2005. The effects of predator orders in mammalian prey species: A review of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Neurosic. Biobehav. Rev.  29: 1123-1144.
Lima, S. L. 1998. Stress and decision making under the risk of pred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from behavioral, reproductive, and ecological prespectives. Adv. Study. Behav. 27: 215-290.
Greene, H. W. 1988. Antipredator mechanisms in reptiles. In: C. Gans & R. B. Huey (Eds.). Biology of the Reptilia: 1-152. Alan R. Liss, New York.
Silke, B., Martin, W., Elisabeth, K.V. K., Thomas R.2006. The influence of life history stages on flight initiation distance in naïve Galápagos marine iguanas.
Dror, H., Valentín, P., William, C. 2009. Morphological traits affect escape behaviour of the Balearic lizards (Podarcis lilfordi). Amphibia-Reptilia 30(4): 587-592. Wiesbaden : Akademi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William, C., Dror, H., Valentín, P. 2009. Effects of predation risk factors on escape behavior by Balearic lizards (Podarcis lilfordi) in relation to optimal escape theory. Amphibia-Reptilia 30(1): 99 – 110. Wiesbaden : Akademische Verlagsgesellschaft.